与廖耀湘相关的文字资料合集

Memorial for General Liao Yaoxiang

    廖耀湘师长会见记

    回到目录页

    中央日报记者

    在一个美丽的黄昏,记者驾着吉甫车,经过了炮火连天的前线,穿过了绿阴蔽天的原始森林,到达了我缅甸远征军×××师司令部。这时候,我远征健儿已经过孟拱河上游扁狭森林区的瓦拉渣,进到孟拱城前的辽阔平原,像一把刀似的向着敌寇盘据达两年之久的孟拱城直劈;兴奋欣慰的空气,充塞着黄昏的南国前线,充塞着碧绿的森林地带,也充塞×××师司令部的周围,连天空的烟霞,地上的草木,都在庆祝胜利的今天,迎迓胜利的明天。

    ×××师师长廖耀湘,中等身材,年龄大约四十岁,带着相当深度的近视眼镜,有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仪容。是军校毕业的优秀生,曾在法国学习机械化战备,对于森林战术也曾下过一番研究工夫,而在胡康河谷孟拱河谷的作战中,其森林战术更得到了不止一百次的实习机会,不止一百本的活生生的敎材。

    廖师长在一棵大树下接见记者,两个人各据桌子的一方。谈到最近破敌第十八师团的经过时,廖师长非常兴奋。他说:“日本陆军在作战中失败之惨,这或者还是第一次。据我所知,他的第十八师团长于森林战的精锐部队,然而遭受我军痛击以后,却连退却都来不及。像这种优良的敌军,我们都能把他打得粉碎,则其他的敌人队伍,自更非我军之敌。但还不是说敌人不能战,而是说我们能战。我们有国民革命军的传统精神,有正义战必胜的信念,故常能以弱胜强,以寡胜众,而在势均力敌之下,则更操必胜之券。这也并不是我们的自夸,就是在缅的英美将军,也常有赞辞。他们不论在公开集会或私人谈话中,对于我们士兵那么勇敢,服从,爱护武器,都非常钦折。”

    但廖军长虽深信远征军的战无不胜是精神的胜利,却也不抹煞物质和按术的重要性。他承认缅战始终在胜利中进行的五种原因是如下:

    第一、森林战训练,是一个要素。我军在反攻缅甸之前,曾在印度森林地带受充分的森林战训练,故从事反攻事,能发挥其巧妙的战术。

    第二、我步兵装备,也与敌人相等,而重武器兵种的配备则更较敌人为优。

    第三、我军的作战与指挥,均能不失每一分不可放过的时间,其活泼机敏,远驾敌人之上。

    第四,我军弹药补给异常充分,敌人每向我方阵地放一炮,我方能报以十炮,因此,在白昼,敌人几不敢轻发一炮。

    第五,战场的制空权操在盟军的手里,盟方空军在协同地面陆军作战上有很大的贡献。

    在历次战役中,廖氏特别强调泰洛一战的意义。他说:“我军在泰洛一战中,歼灭敌军一千四百名。回忆两年前我军由缅甸转往印度的时节,有若干士兵,病死于此,这一次我军的毁灭敌人,是替死者复仇。还有一层:泰洛的胜利,更寒了敌胆,因此才复有孟关的大捷。所以,我们可以说,泰洛一役是孟关大胜的前提。

    从泰洛到孟关的崇山峻岭,全是原始的森林地带,没有居民,只有在这方面迎击我军的敌人山地部队,但我们军队却如入无人之境似的,越过重重叠叠的崇山坡岭,穿过了敌人四伏的森林区,终于攻破了孟关。

    所以谈到孟关之役,师长格外兴奋他说:

    “从去年多天从事反攻以来,敌人最多之役是孟关。孟关之役开始后,我军每日平均掩埋敌尸一百五十具。到得三月五日傍晚,我军占领孟关的时节,敌第十八师团主力五十五、五十六两联队,几全部歼灭。孟关是胡康区重镇,大来河绕其旁,附近地形宽敞,多水田,东通漠西,北通印度,西下泰洛,南临密芝那。敌人退出孟关之后,当然还想凭着天险的遮旁山脉,固守孟拱河谷门户的高鲁阳,拖延时日,以待“雨季”的救援。但一往直前的我军,却冲入大枪机枪所织成的火网,劈开了敌人所恃以为屏障的遮旁山隘,攻克了孟拱第一道大门的高鲁阳,接着又占领其心脏地带的拉班,而敌人老巢的孟拱城,就也成为我军的次一目标了。”

    谈到当前盟军的指挥和组织时,师长认为尚有常加改善之处。对于中美两军在瓦拉本及孟拱河谷的并肩作战,则认为历史的新纪录。

    最后话题转到喀钦人身上。廖师长说“一分布于胡康区的喀钦人,是古人与土人的混合种。最近两年来,因被敌人屠杀了不少,大部分都逃到深山里,而今知道我军克复了新午洋、泰洛、孟关,便又扶老携幼下山生活。他们穿中国衣,能制中国米酒,驾中国式的牛车,房屋形状和中国北方乡村的相同,且种稻为生,并不像一般人传说中提着人头走路的野人。”

    (四月二十七日发自前线)

    ——三三、五、三中央日报

    录入校对:鱼珠前航道舵手

    来源:我们的远征军(四) 原书页码为:一二一五。实际为第66/181张图片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