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04/29蒋方震等电蒋中正请准拨予旅费俾利史丹发尼赴各驻区视察指导等文电日报表等二则
回到目录页号次:834
姓名或机关:蒋方震(字百里)
地址:南京
来电时期:俭(每月28日)
来电摘要:
敬电奉悉。史氏报告想巳蒙入 (注:此字存疑) 。
鉴现史氏拟于下月一号起即行宝地视察,先赴沪住三日,即取道津浦北上,再由平汉南下,北平、太原、郑州、汉口等处,拟各住两日,再经广州返沪。惟沿途关于研究事务甚多,拟调教导总队骑兵连连长廖耀湘、战车营营附蔡庆华、交辎练习队队附倪福欣随同考察,往复约三星期,肯批给旅费,俟归后核算报销,伏乞示遵。
拟办:拟照准,并暂发旅费五千元,另电军委会查照。
批示:将五千元旅费升至一万元
注:史丹发尼即艾尔伯特·德·斯坦法尼(Alberto De.Ste-fani)。
1935年9月,国民政府高等顾问、中国军事战略家蒋百里将军作为蒋介石的特使访问罗马,他在意期间,研究了德国与意大利的战时军事动员问题,准备为中国对日的战备搜集资料。斯坦法尼把薛光前推荐给蒋百里,三人间建立了特殊的关系,斯坦法尼和薛光前都参与了蒋百里的研究工作。
蒋百里回国之后向蒋介石提交了一份有关国防力量现代化的研究报告,他在报告中强调了空军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并说明为了在国防战备中彻底改善工业及交通结构,需要有坚强的经济基础作保障。蒋百里较为深刻地阐明了为成功地实现国家抗日总动员,现时财经政策与军事战略的密切关系,而这些思想之产生确实受到了斯坦法尼观点的影响并有其直接参与论证的过程。由于上述原因,加之斯坦法尼的专长及他与墨索里尼比较密切的关系,在蒋百里等的热情推荐下,斯坦法尼成为中国拉拢的重点对象。
为了让他能够受邀来华,中方不惜绕着圈子,请纳粹德国经济部长的赫尔曼·沙赫特(HjalmarSchacht)出面,转达盛意。这招果然见效,斯坦法尼答应受聘担任中国政府的名誉高等顾问,来华进行访问。他使华之前,很显然的是,斯坦法尼因自己的特殊地位,在意大利政府中已经成为对华关系中的重要人物。 1936年12月12日,他与国家元首贝尼妥·墨索里尼(Benlto Mussolini)以及外交部长加利亚·齐亚诺(Galeazza Ciano)进行了会见,在谈话中,斯坦法尼报告了他准备访华的计划,得到了墨索里尼对中国友好的表示。他同时也强调了齐亚诺所主张的“意大利应适时地与日本建立友好关系”的观点,但他否认“满洲国将可能被承认或者存有在这一方面的任何行动意图——即使这是不正确的,但却是事实上的存在。”
1937年3月,当斯坦法尼第二次会见墨索里尼之后,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印象,他在自己的《使华日记》中,记录到墨索里尼曾向他询问有关“支持中日间调解工作、促使中国摆脱英国势力影响的自治自立工作”以及“劝告中国采纳非官方的民众组织计划与在中国寻找合适的地方发展与我们同样的制度”等等问题。斯坦法尼从一个亲华政策护者的角度来理解这些指示,并加以执行。但是从当时的国际形势大局出发,他对于意大利对华立场可能会发生变化也充满了忧虑。
1937年6月,斯坦法尼应蒋介石邀请抵达江西庐山,接受蒋的会见。在庐山期间,他又提出了另外的一些建议与计划,其内容包括改革中国税收系统,开征财产税、所得税等等,以及通过国家总动员法的有关问题。7月下旬,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斯坦法尼被派往上海与宋子文一道工作,制定稳定国家通货及国家财政的计划,他在那儿逗留到8月中旬。
录入校对:第N个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