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廖耀湘相关的文字资料合集

Memorial for General Liao Yaoxiang

    1942/03/19蒋委员长在重庆接见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讨论缅甸作战方针及统一指挥等问题谈话记录

    回到目录页

    民国三十一年三月十九日

    (夫人及商主任在座)

    (委座)余昨日谈话,未识将军之意见如何?

    (史)钧座洞察中国部队之心理,并知如何处理之方法,至感钦佩,但本人仍希望第五军全军集结于同古。

    (委座)愿闻高见。

    (史)第九十六师既驻守平满纳,曼德勒附近虽无一师,亦感安全。

    (委座)我在缅甸作战,应切记两大纲要:第一,应选择与敌最后决战之场所,此场所应在曼德勒以南之近郊;第二,应固守曼德勒。此次在异邦作战,余至感关切,盖其危机有二:第一,当地民众倾向敌人,对我并无好感;第二,缺少统一指挥。历史上之联军,因指挥不统一而失败者数见不鲜。在此两种危机未能解除以前,我入缅作战部队只应取消极态度,不应过分积极,自不宜远离根据地向前突进,第五、第六两军为我国军惟一精粹之部队,前已明告将军;故彼等绝对不能挫折,苟有挫折,其影响将为整个中国不可挽救之损失。再者,我虽深知应尽量予英方以精神上及事实上之援助,然我入缅部队作战之时,不应信赖英方之援助。此余所以主张将第五军之两师驻守曼德勒。惟念将军既为予之参谋长,又负指挥我军在缅作战之责,自当参酌尊意,在驻曼德勒之二师中,扣一师赴普罗姆前方缅东之唐得文伊及阿蓝模一带地区,为普罗姆之后备,同时亦为同古之后备。惟望切记此一师应完全受将军之指挥,切戒英方司令参加调遣,或责令为英方固守某某阵线。此一师之运用,应以下述情况为标准,当敌军进攻普罗姆时,倘英方力足以保持其阵地,该师即可迂回侧击敌军。深信唐得文伊及阿蓝模一带有我军驻守,必可振奋普罗姆英军之士气。倘驻守曼德勒之英军表露不足胜任之现象,我在曼德勒之一师应立即赶作工事,准备负起保卫此重要据点之责。

    (史)平满纳有我军一师,唐得文伊又有我军一师,有此二据点,我已可完成保卫曼德勒之任务,则钧座所主张驻守曼德勒之一师似可南调,不致危及曼德勒之安全。

    (委座)将军尚未能澈知中国部队之心理,彼等一经后撤,倘无生力军在其后方完成防御阵地,欲其中止退却,至感困难。况其撤退之时,更有沿途与第五纵队斗垒之可能。就目前我军配置观之,答吉与同古之间,我已分配六团,一团在答吉,二团在平满纳,三团在同古。倘英军能固守普罗姆,我军必能坚守其阵地,未识将军能认为满意否?

    (史)未敢遽言满意,惟钧意如作此决定,本人受命执行,安敢有违。本人主张调遣两师由曼德勒南下,另有一重要原因,盖南方地区有重要油田为我作战必须保持之资源,应予以全力之保卫也。

    (委座)此油田已由英军负责保卫。况我调驻曼德勒二师中之一师赴唐得文伊及阿蓝模一带支援英军,必可振奋其士气。

    (史)诚然。

    (委座)余在国内指挥作战时,未尝不采取勇猛之战略,冒险尝试,惟今在异国作战,不得不加以审慎。

    (史)钧座曾涉及缅甸民众之态度,就本人经验言,迄今尚未发现彼等有何不利我人行动之举。窃意争取缅民合作之最善方策,只须在军事上得数次胜利战果耳。

    (委座)余亦谓然。

    (史)关于统一指挥问题,未识是否应向英国司令声明,目前暂由彼指挥缅甸作战,将来我入缅部队增多之后,则由我接管指挥。惟彼若要求交换条件之时,不识应若何措词答复?

    (委座)可告彼我入缅部队之数量较英方超过甚多,故对于整个在缅作战问题,彼自应受将军之指挥,惟英军防御之区域,则自应仍由彼继续负责。(史)未识是否目前即应向英军司令作此声叫?

    (委座)然,此项建议目前即可向英方提出,惟在第八十八军未入缅前仍可由英方指挥作战。余已任命卫立煌将军为中国入缅军队总司令,由第五军杜军长副之。卫立煌目前暂不入缅,惟彼入缅后,自当受将军之指挥。

    (史)钧座曾言第五、第六两军不能败挫,此点本人实不敢保证,盖在战争中实无作任何保证之可能。

    (委座)倘能按照余所规定之战略切实实行,胜利必属于我,他日反攻准备成熟之时,余必通知将军,惟在目前应取守势,切勿轻进以求侥幸。

    (史)当谨遵命为之。

    (委座)预计下月底雨季即将开始,届时第六军之另一师,将开入缅甸中部,以增强第五军之实力。目前余正另调一军赴昆明。第六十六军之一师于三月二十七日可达昆明,四月上旬可达腊戍。故下月中,我方入缅曼德勒以南之外部队可有六师,计为第五军之三师、第六军之一师、第六十六军之一师,另加他处调去之一师,如此一师不计外,最少五师业已决定。此外,同时将有战斗机三十余架或可到缅,以为我进攻之助,惟在目前,我方务必采取守势,四月底以前,我驻守曼德勒附近之一师,为安全计,绝不可调往他处。余确信此项计划必能成功

    (史)当谨遵指示进行。

    (委座)在伦敦会议中,罗斯福总统建议英方负责战区迄印度洋为止,西南太平洋区则由中、美共同负责保卫之。余曾电伦敦,作有关缅甸战役之建议称:缅甸战事如由英方指挥,华方自愿予以可能之协助,惟更愿能实现罗斯福总统之建议,以缅北划入中国战区。

    (史)恐罗斯福总统未能深知缅甸地理及中、英两国军队目前配置之势态,盖两国军队今已深入缅南并肩作战,故目前欲在缅划分两国责任,惟有东西分配,不能以南北计矣。

    (委座)倘以普罗姆为南方起点,向北划一线接连普罗姆北方之交通线,即可将缅甸划分为二。

    (史)苟如此,则英方将不能使用普罗姆以北之交通线矣。

    (委座)在公路西有道路若干,英方步兵可以利用之。

    (史)凡此支路皆不足供坦克及炮兵之用。

    (委座)坦克与炮兵可经曼德勒北上。即此一问题,已可证明无统一指挥之弊。盖无统一指挥,则中、英军队如何运用各项交通路线之支配,无从取得两国之谅解,则他日有撤兵必要之时,两国军队必陷入绝对混乱之现象而肇空前之危机。

    (史)本人前次赴缅,即与英司令开始作分配交通线之谈判,惟在中国军队之配置未经决定以前,尚未能得有任何结论。余再度赴缅,常再与英方讨论此事,待公路分配决定之后,凡划归我方应用者,余即当接收管理并派兵巡逻。至本人主张将驻曼德勒一师南调一节,实欲确知钧座意旨,俾得遵循,绝非执持。兹拟就指挥作战之原则三项,拟请夫人(时夫人任翻译工作)详加解释之:

    (一)部队之配置,自应遵照委座指示之全盘计划实行之。

    (二)此后敌军之行动,将使我方不得不改变原来阵线而决定行动。

    (三)战斗开始之后,军队应由司令指挥之。钧座对此经验较本人为多,必能谅此。

    (委座)在余所决定之计划范围以内,可照此办理。此次见阿力山大将军时,望切告彼,在统一指挥未能实现以前,中国军队实不敢取过分前进之阵地,盖惧败退之时,英国军队将因混乱而陷危境。

    (史)当遵命为之。

    (录自总统府机要档案)

    录入校对:观棋不语

    来源: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外交密档 第7卷 同盟国联合作战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