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04/01蒋委员长在重庆接见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听其报告我军在缅甸作战情况及讨论改编美国空军志愿队等问题谈话记录
回到目录页民国三十一年四月一日
(夫人与商主任在座)
(史)昨日晤魏佛尔将军于梅谋,嘱向钧座致候,并告当熊式辉将军抵印时,曾与晤谈一小时。
(委座)再晤魏佛尔将军时,望代致候。
(史)前承指示各点,均已遵命执行,给养问题,虽称有波折,然并无十分困难:交通问题,虽卡车缺乏,仍能继续维持;惟铁道运输,因缅人发生工潮,曾停止数次,今已圆满解决矣。伤兵之救护、医药布置亦经完备,前线伤兵先收容于叶达西,然后以卡车经一日之程运至平满纳。在梅克提拉设有后方医院,计有病床二百架,曼德勒今亦正在筹设医院中,运送部队亟盼能多得卡车。中国部队在缅之纪律甚佳,战斗亦甚勇敢,本人对彼等之信任甚坚,我人与缅甸人民稍有纠纷,惟并非严重。
(委座)昨日为止缅甸之情况如何?
(史)第二百师业已撒至同古北九英里之克永冈,业与第二十二师取得联络。
(委座)将军拟于何时返缅?
(史)对于指挥第五、第六两军作战问题,本人深感所得权限未足,未能令出必行,致有三次可以发动反攻之机会,皆蹉跎坐失。最后一次为上星期四①,本人令第二十二师进攻,竟未见照办,且经调查,本人命令确曾及时送达该师师长。
(夫人)该师不遵令进攻有何理由?
(史)彼等不能发动攻势之理由甚多,例如敌方有坦克大炮、占取战略优势等,总之彼等无意进攻,自可供给种种理由。本人今以全部真相奉陈,愿钧座明了,本人欲执行目前所任之职务,实未得足够之实权,当第二百师受敌方猛攻之时,本日尊钧座命,该师未奉命令不得擅撤,故即令第二十二师向其当面之敌进攻,知敌该师实力不充,期切断敌在同古北撤退之后路,同时解第二百师之围。本人曾派员四人驻第二十二师,二人驻其总部,二人随其炮兵工作。同时复亲带随员三人赴第二十二师师部,以监视此项命令之执行,命令规定应于前日晨六时②开始攻击,不料届时除少数枪声外,别无军队动作,真相如此,拟诸免去中国远征军司令之职务。
(委座)予当令彻查此事,倘该师是不能执行将军之命令,当按军法处分。未识第五军杜军长如何?
(史)本人对中国任何军官皆不愿有所攻击,盖本人究属外国人,而中国军官复为最能深知其部队之人。本人惟一目的,但求遵照钧座命令,与在缅之日军作战而已。
(夫人)将军能坦诚相告,至感快慰。
(史)局势严重理应坦白,杜军长之能力与战略学识自无问题,其不遵本人意旨行动,或者亦有正当之理由。测其推断,或者以为本人权力只限于建议,而非命令。
(委座)余曾严令彼等应视将军为彼等之官长,受将军之指挥,自不能视将军之命令为建议。惟指挥官长向来之倾向或习惯,只指示某种军事行动之目的,至如何达成此目的之方法,则由彼等决定之。故予测彼等对将军之态度,决非因将军为外国人而生歧视,惟如何使彼等切实遵照将军所规定之方法实行,应妥筹解决办法。
(史)本人与杜军长曾会议数次讨论此事,当时曾有决定办法,然第二十二师并未遵照实行。杜军长之战略实甚精良,惟至应否撤兵之重要关键,则似把握不定。
(委座)杜军长曾向将军请示撤兵否?
(史)彼曾作撤兵计划,予反对之。(委座)倘能改变习惯与方法,当可解决此问题。
(史)余下进攻令后,即赴英军司令部,坚请不独勿退,且应立即反攻。两日前英军遵本人建议反攻,而我方则否,本人实无颜面见英军。
(夫人)此确为一重要问题。
(史)本人不愿多扰钧座,惟此事涉及根本问题,除向钧座请示外,实别无他法。此事自应深长考虑,故本人不敢希望钧座立即有所决定,惟念英军既指挥在缅全部军事,中国部队亦包括在内,似无再令一第三国人指挥在缅中国部队之必要。故倘不令本人再任指挥在缅中国部队之职,拟建议令由本人负责在缅甸或在他处组织训练三师兵力,俾俯在缅甸或在他处作战之用。归本人训练之三师,可按照钧座部下之盐务税警团办法办理。倘此项部队训练完成之后,本人当可令今在印度组织中之美国空军第十军与之合作。目前本人不敢令该项美国空军与第五、第六军合作,盖在此状况之下,实不知其反响如何也。
(委座)美国空军第十军之实力如何?
(史)目前到印度或在途中者,计有轰炸机五十架、驱逐机一百二十架、地上人员四千人。此项实力尚予以继续维持,换言之,苟有损失,当立即予以补充。一月之力,此项空军即可开始活动。就中国部队言,确甚精良,与之合作,我方之成就必争。惟倘不能执行命令,则危险甚大。本人深知钧座万机待理,以此烦渎,至感不安。惟愿向钧座表白,此行来华之目的为击败日军,故愿留渝待命。
(委座)蒙将军坦诚相告,至感。当设法求圆满之解决。(史)此问题所牵涉者至关重要,故不得不坦怀奉陈。
(夫人)将军理应取得全权,否则局势必增严重。望少留,解决美国空军志愿队问题。
(史)遵命。
(谈话转入讨论美国空军志愿队问题。)
此项问题续于下午七时半在黄山继续讨论,直至饭后。夜,马格鲁德将军及比塞尔上校被邀参加与史迪威将军及希诺德上校共同讨论,由夫人为其主席。比塞尔上校提出问题七项,例如志愿兵之公允待遇、改编日期、人员器材之供给,俾改编后,继续维持志愿队之效率。希诺德上校又询问数点,经比塞尔上校一一答复,希诺德表示满意。改编日期希诺德上校建议七月十六日,比塞尔上校建议七月一日,后遵照夫人建议决定为七月四日。希诺德上校业已电请美国海军部对该志愿队中所有海军人员亦予以同等公允之待遇。并经决定,在未得确定圆满解决之前,此事应严守秘密。
希诺德上校复称,志愿队多数队员皆希望于合同期满之时,得返美享用其所得薪金,故应即在美续招空军来华以补充之。目前该队计有驾驶员三十人、地上人员六十人,皆为美籍。
比塞尔上校对于该队改编之后继续维持其效率问题,作报告称,有美国驾驶员三十三人,有驾驶P—40式飞机熟练之经验,并继续曾受训练,特于四月中乘飞机来华,约于五月初可到达。上述欲回国省亲后再服役之空军所留空额,即可由此项人员补充之。
(录自总统府机要档案)
校对语
①上星期四应为3月26日,此时新二十二师动向可参考以下电文:
1942/03/21史迪威致何应钦徐永昌在同古与日军决战部署新廿二师居TAUNGDWINGYI归史直接指挥
1942/03/26萧毅肃致何应钦徐永昌同古200师激战新22师加速输送中
②前日晨六时应为3月30日早六时,此时新二十二师以及被接应方200师动向可参考以下电文:
1942/03/28林蔚致蒋中正战况有变暂缓决战及廖师已占领NANGYUA(南阳)车站等情
1942/03/29杜聿明致蒋中正200师向西当河转进及新22师在叶达西阻敌等情
1942/03/30杜聿明电蒋中正廖耀湘师向敌攻击略有进展并虏获敌文件等四点情形
1942/03/30杜聿明电蒋中正戴安澜师转移情况及廖耀湘师击毙敌少校大队长夺获武器等语
录入校对:观棋不语
来源: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外交密档 第7卷 同盟国联合作战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