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军长传略
回到目录页廖将军耀湘,生于民元前六年,长沙岳云中学毕业后,献身革命,投入黄埔军校第六期,习骑课,攻读勤奋,凡典范令,及教程,皆能背诵,且博览群书,讲究物理,故成绩冠群侪。民十九年毕业,适政府甄优出国深造,将军首膺其选,留法习陆军,于假期,尝历欧州各国考察,其造诣之湛远,为蒋公百里所叹赏。
六年学成归国,任军校教导总队骑兵连少校连长,抗战开始任军士营中校营长,独树规范,有细柳之风。南京战役,任参谋处长,策划周详,与有功焉。二十七年迁二百师参谋长,创吾国机械化之新军,翌年扩编,任新二十二师少将副师长。时日寇南犯,将军率部奋战于昆仑关,新硎初试,经七昼夜之血斗,卒拔关斩将,歼敌达一旅团,为抗战史上辟一光荣之新页,乃晋任该师师长。
三十一年膺选出国,远征缅甸,以劣势装备,解英军之围,且与敌作四十余日之持久战,国际人士,遂憣其蔑华态度,对我肃然起敬。嗣全局逆转,奉命转进,越标高七千公尺之野人山,穿五百余里之原始森林,蛮烟瘴雨中飡风宿露者三阅月,仍能全师以还,世人叹为奇赜。
三十三年春,在印装备整训后,再度入缅。将军以奇计,袭取大洛,开反攻胜利之先河。旋以破竹之势,连克虎康孟拱,密支那诸要地。家迈一战,将军仅以四团之兵,歼灭日寇第十八师团,创中日战史未有之佳作。层峰懋赏,成立新六军,擢将军为军长。又以乘胜之威,强渡伊洛瓦底江,克史维古,卡萨,与友军会师于八莫,打通中印公路,挽回国内战局之颓势,启最后战胜之端绪,将军之名,扬溢乎中外矣。
三十四年春,桂黔吃紧,将军奉召率军反国,甫抵曲靖,寇闻风丧胆,遂不敢犯。未几,湘西告急,将军提师应援,寇知新六军至,又不敢交绥而退,湘人争颂将军为“军民之胆”,其军威,何其壮也。
“八一五”寇果屈膝,将军率部空运首都,参与受降,戍守京沪。越年春,奉命出关,接收东北,攻略辽南吉北,无不战胜攻取,如收辽台,守沙岭,规复辽、鞍、营、海,袭占本溪、宫原,追奔逐北,解围四平,闪击长春,攻克永吉,复席卷梅河口,扫荡安东,底尽辽南,其间南薄石河驿,北越松花江,东出蛟河通化,凡四十七县市,将军已誉满关内外矣。
层峰奖擢将军晋升第九兵团司令官,瞻望国家,来日大难,自有赖于将军之努力也。然将军谦冲不已,曾不矜功,而羞伐其德,每客对,必请益,尝勖部曲,困知勉行,戒骄励进。将军黎明即起,手不释卷,军学之外,涉猎极广,凡历史、地理、文学、皆有独到之研究,证以将军盛年苍发,良有以也。
将军体健,嗜糖食,不沾烟酒,律己严朴,重然诺,尚气节,取予不苟,赏罚严明。治军为学,皆务实用,讲方法,观其所著小部队战术,森林战法,及此次告官兵书,即觇其涯涘。富毅力,常为人所不及,尝不容“败”字存于其字典中。如习英语,不一X,能与英美盟友对话;创沈阳前进报1,几经披折,卒底于成。掖后进,奖学子,立医院,皆将军之所好。论者备崇将军为吾国当代杰出之军事家,吾知将军之功业必不限于军事也,吾其拭目以俟之!
录入校对:寒庭暮晚
-
根据后来查封几个报社的材料来看,N6A似乎是前锋报?不确定,待查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