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后辽阳疮痕满目 百业萧际粮食奇缺 法币两百万元难购高梁米一斤 廖耀湘谈收复辽阳意义
回到目录页(中央社辽阳电)辽南文化古城之辽阳,经共匪五月余之蹂躏,满目创痕,车站房屋已于五月前渝□时毁于炮火,现则劫后残骸空余四壁,惟名闻遐迩,辽阳白塔犹屹然独存,完整如昔,此间市面百业萧条,人民于遭受共匪搜刮剥削之余,食粮大减缺乏,高粱米每斤法币二百万元尚无购买,商户多以无力继续营业,统计人民所持之匪军钞票约在一亿元左右,故全县经济已临于窒息状态,政府刻正向补救请求流通券一百亿元之贷款,以资救济,市面治安现日臻巩固,流亡四乡之民众连日扶老携幼陆续归来,驻军及县政府当局已积极展开安抚工作,匪在盘踞期间曾分对教育,土地方面实施此一贯之麻醉及斗争政策,县当局刻正谋有效解决,记者晤及负责指挥此次作战之廖耀湘将军时,渠指出收复辽阳之意义性有三:
(一)充分表现在军事上确有加紧东北之力量。
(二)辽阳收复后表示我在东北间已开始积极之行动。
(三)此次同时收复广大耕地,秋收后足资我东北军民一年行需,廖氏并宣称:此次俘获匪方棉花可做廿万套冬服,末谓:是役所俘匪军队有一部送往沈阳收容外,对被匪胁迫之民众,则于其悔过自新后,统令交保释放。
录入校对:鱼珠前航道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