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辽西战役前,蒋介石最初决定撤退沈阳主力时,廖耀湘对此决定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答案:B. 感到震惊,认为这是放弃东北并置长春守军于不顾。
解析: 廖耀湘在听到蒋介石的撤退计划后,“为之一怔”,认为这无疑是决心放弃整个东北,并置长春十万军队的命运于不顾。
问题 2:面对东北国民党军队的困境,廖耀湘曾多次向卫立煌建议采取何种“自救”方案?
答案:B. 秘密集中主力,一举袭取营口,从海上获得补给并灵活行动。
解析: 廖耀湘认为应趁辽南空虚之际,秘密集中沈阳主力,一举袭取营口,以获得补给并灵活行动,摆脱困境。
问题 3:蒋介石下令沈阳主力直出辽西解锦州之围时,廖耀湘为何强烈反对这一方案?
答案:B. 担心背靠三条大河,侧敌行军,有被解放军层层截断、分别包围、歼灭的危险。
解析: 廖耀湘认为沈阳主力如单独西出,背靠辽河、新开河与绕阳河三条大水侧敌行动,有被解放军层层截断、分别包围、歼灭的危险。
问题 4:1948年10月2日,蒋介石飞抵沈阳,向廖耀湘面授机宜时,其真实意图与5月初有何根本不同?
答案:C. 在撤退之前与东北解放军进行一次决战,给他一个大的打击。
解析: 蒋介石明确表示:“现在的问题不纯粹是撤退沈阳主力的问题,而是要在撤退之前与东北共产党进行一次决战,给他一个大的打击。”
问题 5:锦州被解放后,廖耀湘认为辽西兵团不能继续向锦州前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B. 塔山之战证明不能再依靠葫芦岛东进兵团的援助,兵团好似无根浮萍。
解析: 廖耀湘认为塔山之战已证明不能再依靠葫芦岛东进兵团的援助,东北解放军的兵力和战力已十分强大,辽西兵团好似是水上飘流着的两不靠岸的无根浮萍。
问题 6:在锦州失守、黑山攻击受阻后,廖耀湘最终决定采取的撤退方案是?
答案:B. 经黑山、大虎山以东和以南地区直接退营口。
解析: 廖耀湘反复权衡利害得失,最后决定采取由新立屯经黑山、大虎山以东和以南地区直接退营口,虽然有危险和带冒险性,但要紧的是争取时间。
问题 7:廖耀湘在辽西兵团被全歼前,最终被迫放弃退营口方案,转而执行卫立煌退沈阳命令的心态是?
答案:B. 感到惭愧,认为自己的退营口主张彻底失败,且就地抵抗也无把握。
解析: 廖耀湘在得知退营口之路和退沈阳之路均被切断后,感到惭愧,认为自己的退营口主张彻底失败,且就地抵抗也无把握,最终痛苦地决定服从卫立煌退沈阳的命令。
通过以上问题,我们可以对廖耀湘司令官在辽西战役中的心态和决策过程有更深入的理解:
廖耀湘将军在辽西战役中的心态,反映了一位身处绝境的指挥官,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战场形势、不合理的高层命令以及自身部队命运时的挣扎、无奈与最终的悲剧性结局。他的纪实,为我们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宝贵的个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