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成败论英雄
回到目录页王康
民国六十六年的夏天,我偕内子游览黄石公园,在同行游伴中,由陈平阶先生介绍,结识了笃信上帝的廖耀湘将军夫人黄伯溶女士。
黄女士是开国元勋黄克强先生的侄女,书法秀丽,能文能诗,早年与廖将军在法国巴黎结婚,不久相偕回国。
抗战八年,廖将军身经百战,克敌致果。廖夫人则在后方过艰苦的战时生活,教养独生子定一。至民国三十七年锦州解围之战失败,廖将军被共军俘获,廖夫人携子自大陆迁台,茹苦含辛,母兼父职,将独子教养成人。
廖公子定一,毕业于台大土木系后来美深造,获南加州大学硕士学位,现在是一位优秀的工程师,虽在美国多年,但对中国固有的伦理道德,仍能保持于不坠。他于民国六十一年夏天将他的慈母迎接来美,克尽人子之孝道。廖将军有知亦将含笑于九泉之下矣。
廖将军生前,我从来没有和他见过面,但从很多国军将领的闲谈中,知道他是一个智、仁、勇三德兼备的爱国军人,尤其是对于他在抗战时期于昆仑关一役中所创造的辉煌战绩,留有极深刻的印象,因为当时我在广西,对于此役的经过与重要性,略有所知。
民国二十八年,日军在邕宁登陆,以一师团之众,越十万大山,轻取桂南军事重镇南宁,并兼程北上,占领易守难攻的天险昆仑关,桂林与柳州,同时遭受重大的威胁,如果我军在桂南战场失败,后果将不堪设想。当时国军精锐之师第五军驻防广西全县及兴安一带,桂南战局逆转以后,最高统帅电令该军南下增援,并克以攻克昆仑关及歼灭桂南日军的重大任务,廖将军其时任该军所属新二十二师副师长,协助师长邱清泉将军率领全师官兵迅速南下,占领昆仑关北面阵地,但日军以逸待劳,据险固守,认为我军无攻坚的能力。昆仑关原是古战场,宋朝大将狄青大破南蛮首领侬智高就在此处。廖将军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苦战兼旬,日军居高临下,顽强抵抗,廖将军指挥全师健儿,有进无退,全力仰攻,所攻占的日军阵地,得而复失者达数次之多,但廖将军绝不气馁,更不半途而废,最后终将敌人全部歼灭,一旅团日军,没有一个漏网。这是我军在台儿庄大捷以后,打得最惨烈和最漂亮的一次胜仗。由于这一胜仗的教训,使敌人感到孤军深入的危险,不但粉碎敌人进窥滇黔的迷梦,也将桂柳相继沦陷的惨剧,延后了五年才上演。仅此一功勋,就可以彪炳史册,何况他在后来的滇缅战场,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因此,廖将军在我国对日抗战历史上,也像其他优秀将领一样,是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
不过有人说,他在剿共战争中最后仍战败被俘,被共党自集中营释放后抑郁而死,可说是前功尽弃,怎能说是民族英雄。
古人说过,不能以成败论英雄,项羽在乌江自刎,司马迁作史记时仍将他列入本纪,对于他的战绩与功勋,仍不厌其详地加以叙述。拿破仑战败后,被英人囚禁于圣赫伦拉岛,不久病殁。后来法国人还是将他的遗骸运回巴黎安葬,法人至今称赞他是民族英雄,可为明证。
廖将军被共党释放以后,并未向共党的压力低头,更不甘心作共党的统战工具,也不替共党吹嘘向国民政府的党政军人员招降,足见他肉体虽已丧失自由,但他的灵魂还是白璧无瑕。我们要知道,共党的洗脑与威胁利诱,不是常人所承受得了的。廖将军在共党百般迫害之下,始终保持其完整的人格与威武不屈的精神,岂不是孟子所说的一位大丈夫吗?
录入校对:寒庭暮晚
来源:廖耀湘将军逝世十周年纪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