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廖耀湘相关的文字资料合集

Memorial for General Liao Yaoxiang

    回忆在芷江接待今井武夫

    回到目录页

    作者:陈应庄

    陈应庄当时任国民党新6军军政治部少将主任。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原载《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18辑

    1945年春,国民党新6军由昆明调防芷江,我任军政治部少将主任,于3月底由重庆到达驻地。当时在芷江驻扎的,还有美军后勤司令部补给站。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不几日,传来受降的具体办法。盟军方面,由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受降;盟军各战区,由战区最高统帅受降。中国战区由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代表蒋介石受降,并确定芷江为接洽受降地点。新6军将最先被空运南京担任警备。

    8月18日,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中将副参谋长冷欣、少将副参谋长蔡文治、少将处长钮先铭等先行到达芷江,作受降准备。20日,何应钦率领高级幕僚由重庆飞抵芷江,设立陆军总部前进指挥部,与日本侵华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代表接洽日军投降事宜。当时随何应钦来芷江的还有国民党行政院顾问团和陆军总部参议刁作谦、龚德柏、顾毓琇、邵毓麟以及中外记者10余人。

    何应钦到达芷江后,立即召集高级将领卢汉、汤恩伯、王耀武、张发奎、廖耀湘以及湖南省主席吴奇伟等举行军事会议。事后获悉:在这次会议上,首先由何应钦报告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经过;接着宣布成立芷江前方司令部,接受日军投降,处理收复区军事、政治、经济等事项。具体有以下几点:

    (1)准备接待日本侵华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的投降代表。

    (2)规定中国各战区军事长官受降接管有关事项。

    (3)在日军未正式举行投降签字前,成立南京前进指挥所。

    (4)在日军未正式签字投降前,迅速空运部队接管日军占领区,防止共军占据,并严令各战区日军在我接管部队未到达前,负责坚守其控制区,不让共军侵占。

    (5)21日举行接洽投降仪式,派萧毅肃参谋长主持。陈应庄挂少校领章负责接待①。

    为什么要我挂少校领章呢?因为冈村宁次派来的代表今井武夫系少将副参谋长,我当时也是少将,不便以同等级别接待投降代表,只好暂时屈居少校。

    希遵照下列事项:

    (1)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员(内有熟悉南京、上海附近机场地形之飞行员1员),于8月21日晨,坐日本飞机一架自汉口附近起飞,迳飞湖南常德上空,此时高度须5000英尺,时间为重庆夏季时间上午10时(格林威治标准时间为早晨2时)。届时在6000英尺上空,当有盟军战斗机3架迎接之。

    (2)日机在机翼上下各须带光芒之日本国旗,并于两翼末端各系一条4公尺长的红色布条,以资识别。

    (3)盟军战斗机,将护送该日本飞机至芷江机场着陆,着陆之第一架为盟机,第二架为日机,第三架、第四架为盟机。

    (4)今并副参谋长,须携带驻中国、台湾及缅甸以北、安南地区内所有日军之战斗序列、兵力位置及指挥区分系统等表册。

    8月21日早晨,碧空万里,秋高气爽。中国国旗遍挂芷江城,迎风飘扬,全城人民喜气洋洋。9时正,我空军混合大队野马式战斗机3架,朝常德飞行,至10时一刻在5000英尺高空发现绿色双引擎九五式日军运输机一架,从常德西南飞来。我机即分前后引导向芷江前进,于11时到达芷江机场上空。另有我方战斗机6架盘旋空中警戒,我引导机一架首先着陆,日机旋即着陆,最后我护送机两架着陆。11时20分,日机绕机场滑行一周停在指定地点。此时机场上掌声雷动,无数双眼睛注视着日军投降代表的神情。几十名中外新闻记者,纷纷把镜头对准日机和投降代表。日机两翼的太阳旗和两翼末端系有的红色布条,均被美国军官夺去撕成若干段,作为战胜日军的纪念品。日机着陆后,由中美宪兵严密监护。我作为接待人员,命令打开机门,让宪兵登机,嘱咐日军投降人员坐着不动,接受宪兵仔细检查,并没收所有武器及违禁品。宪兵报告检查完毕,我命令日军投降代表下机排队站着,由宪兵检查全身。检查完毕,即命令今井武夫及随员分乘两辆插有白旗的吉普车,驶向招待所。这所房子在芷江城东北,空军总站合作社的后面,是一所日本式的木板平房,有宿膳屋各一栋。吉普车到达后,我引导今井及随员进客厅休息。接着,要今井介绍他的随员。他便一一向我介绍:桥岛芳雄大佐②参谋,前川国雄中佐③参谋,木村辰男中佐④译员,松原喜八少佐,久保善助上士,小八童正男航空员及中川正治雇员。加上他自己共8人,超过蒋介石所规定人数3人。

    介绍后,我问今井:“你认识我吗?”“七·七”事变前,我在北平新闻界工作,他是日本驻华大使馆的陆军助理武官,会过几次面。这时,他犹豫了一下,回答说:“记不起了。”我把军帽脱下说:“你试回忆一下我们在北平的谈话。”他双目凝视我,说:“你为什么作了军人呢?”我半开玩笑地答道:“你们日本上自天皇,下至女中(女仆),全国动员侵略中国。我作为一个中国人,难道不应该从军抵抗你们的侵略吗?’他忙说:“是的,是的。”我又问:“我和你在北平的谈话,今天是否应验了呢?”他简单地答道:“命运,这是命运。日本再复兴要30年。”我继续问道:“你们的法西斯侵略伙伴墨索里尼早已完蛋,最凶恶的希特勒纳粹德国也无条件投降,你们为什么还顽固地不肯放下武器投降呢?”他颇有感慨地谈了一些原因。谈话至此,便一道人席就餐。

    陆军总部规定我对今井等人负完全保护责任,无论何人要会晤今井等人,必须通过我得到陆总的批准;今井等人的出入,也必须事先得到我的许可。

    当天下午3时40分,由我带领今井和他的参谋桥岛芳雄、前川国雄,译员木村辰男等4人往陆军前方司令部,晋见萧毅肃参谋长,接洽投降事宜。接见地点就在司令部客厅。客厅布置简洁庄严,正面墙上悬挂着孙中山遗像和国民党旗帜,还缀有中、苏、美、英四国国徽及巨形Ⅴ字。参加会谈的有副参谋长冷欣,美军作战司令部参谋长柏德诺及有关军事官员、新闻记者近百人。今井及其随员以谨慎而恭敬的态度,向萧参谋长敬礼.萧面对投降代表宜称:“我是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萧毅肃中将,代表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一级上将来接见贵官。”接着,介绍陪同接见的冷欣、柏德诺,旋令今并说明身份并提出身份证明。今并答道:“本人是日本驻华派遣军总司今官冈村宁次的副参谋长今井武夫少将。”在介绍了随员后,今井又说:“本人是派来晋见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委员长的全权代表,在停战协定签定前与贵部取得了联络,故没带其他证明,只有受任命令状。”萧说:“这也可以,请交出来。”今井起立亲自将任命状捧呈萧毅肃。萧又问:“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委员长8月18日6时致冈村宁次的复电,要贵官随带驻中国、台湾及越南和北缅16度以上地区所有日本陆海空军之战斗序列、兵力位置及指挥区分系统表册,是否已带来?”今井答道:“日本驻华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仅负责指挥中国战区的日军。台湾、越南、北缅的日军不属他的指挥范围,故对此不了解。”今井说完,令桥岛参谋呈交驻华兵力配备图。萧也将中华民国34年8月21日中字第一号备忘录交给今井,并令其签具收据,负责转致冈村宁次。这份备忘录,对于我方军事长官接受日本投降的受降地区,作了具体规定。

    今井接受备忘录后,要求对内容有所说明。萧答应另行派人解释,并告诉对方:“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将先在南京设置前进指挥所,派冷欣中将任主任,以便让日军投降事项顺利进行。所有前进指挥人员(附空军机场设立人员)将与贵官同飞南京。请贵官转告冈村宁次大将妥为保护,并切实招待。”萧接着说:“何应钦上将决定不等日本签定投降书,在最短期内空运部队到南京、上海、北平各地,以便迅速处理日军投降事宜。”今井一一答应,并出具收据,签名盖章。这时,中外新闻记者争相拍摄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场面。

    23日上午11时,我引导今并武夫乘坐插着小白旗的吉普车去晋见何应钦。陪同接见的有萧毅肃、冷欣、蔡文治、钮先铭、柏德诺和中美记者。今井脱帽行至何应钦前,默然肃立,鞠躬敬礼。何问今井:“前日下午3时萧参谋长面交的第一号备忘录,贵官了解吗?”今井答非所问:“收到了。”何又问:“后来我派员又送去3件备忘录⑤,收到了吗?”今井又答:“收到了。”接着何郑重地告诉今井:“我已决定贵官仍乘原机飞返南京,希转告冈村宁次大将,对我前后交与的备忘录,务必切实照办。”今井说:“一定转达。关于备忘录的内容,敝总司令部一俟奉到东京大本营命令,即可决定。”何说:“本总司令已决定于本月26日以后,30日以前,开始空运部队至南京。望贵官转告冈村大将,作好一切准备。”今井说:“是的。知道了。”最后,何应钦宣称:“今天谈话到此为止,贵官现在可以准备出发了。”今井鞠躬告退。至此,日本代表来芷江接洽投降任务,已初步完成。

    今井武夫一行,于是日下午3时左右由芷江飞返南京。我用吉普车把他们送往机场。

    1963年4月

    ①据《今井武夫回忆录》载,另外一位接待人员陈昭凯是中国陆军总部的上校参谋。

    ②《今并武夫回忆录》作桥岛芳雄中佐(258页)

    ③《今井武夫回忆录》作前川国雄少佐(258页)

    ④《今并武夫回忆录》作特派,无军衔(411页)

    ⑤《今井武夫回忆录》中为五件(266页)。

    录入校对:观棋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