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将军是服从命令的楷模
回到目录页黄友蘅
俗语说:「两军相对,力强者胜」这里所谓 “力”,就是指 “战力”。战力一般分为 “有形战力” 与 “无形战力” 两种,兵员、武器、装备等,属于 “有形战力”;思想、精神、士气等前属于无形战力。今总统蒋经国先生曾说:“各级指挥官的统御指挥,武器装备与组织,为形成部队战力的要素,但国军在基本上仍以精神战力为主”。足见精神战力较之有形战力更为重要。惟精神战力系根源于精神修养,有深厚的精神修养,才能发挥无穷的精神战力。
新六军军长,廖耀湘将军(后升第九兵团司令)抗战时期远征印缅,尤其是在反攻缅北时,使日本精锐的第十八师团,被打得落花流水,几乎全军覆灭,因而闻风丧胆。民国三十五年剿匪初期,在东北对共匪自命是军事天才而又好战成性的林彪所指挥的部队,予以迎头痛击,如台安、本溪、鞍山、公主岭、长春等诸战役,无不予林匪以最惨重的打击,因而使之望影而逃。所以新六军在抗战剿匪期间,享誉一时,名震国际,当然要归功于领导者廖将军。所谓:“良将入军,旌旗变色”。廖将军之所以能如此,除了他具有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之军事才能外,我发现他一个更大的特长,也是值得我们现在军人效法的,就是他无条件的服从上级命令。
记得民国三十二年底,我们在印度朗姆加整训,当时在朗姆加整训的有两个师,一个是新三十八师孙立人将军所部,一个是新二十二师廖耀湘将军所部。有一次两个师合并举行周会,由代总指挥罗卓英将军主持。惟在周会举行前一天,孙立人将军所部有重大违纪事件,而罗将军在周会上报告时,前误指廖将军所部违纪,并训斥廖将军一番。事后,廖将军所部有不少的重要干部对此无妄之灾,愤愤不平,纷纷请求向罗将军申诉,澄清此一违纪事件,廖将军断然拒绝,并告诉他们说:“我们是军人,军人以无条件服从为天职。” 又说:“长官的本意虽无错误,告诫部下严守军纪,维护军誉是应该的”。然后廖将军请他们在办公室坐下,顺便就向他们讲解军人服从命令的重要性,其中有一段大意是:“军以战斗为主,军人要在出生入死的战斗中,去达成保国卫民的使命。为了战胜利敌人,贯彻使命,军人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命令,尽忠职守,完成任务。”
又记得民国三十三年年五月反攻缅北攻打腰班卡时,敌人凭地形险要顽强抵抗,我军从正面进攻数天均无结果,最后指挥官命廖将军从十里以外地区迂回攻击。(编者按:其实廖将军是是以迂回攻击取胜)天哪!这原始森林,古木参天,荆棘遍地,连太阳都不容易见到,那有路可走,这真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在这,难于接受的命令,当时同往参加受命的几位高级人员,异口同声的向指挥官申诉,称地区从十里以外迂回攻击,不但找不到路,就是方向也不容易摸清楚,如何能迂回去攻击”。(编者按:其实廖先生的森林战法,即系以地图和指北针在不见天日的森林里判断方向开路。)指挥官严肃地说:“正面攻击永远无法达成任务,而且愈会造成我们重大伤亡”。廖将军闻言后,迅即起立:“报告指挥官,我们照办,一定设法达成任务”。言罢率领受令人员返回部队指示机宜和克服的方法,并强调军人必须服从命令,唯有服从命令才能打胜仗。并慎重地向他们说:“军人就是要服从,要有忍耐心,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之气,可免百日之忧,为干部者应以服从树立威信,热情掌握情绪,照顾维护士气,以提高荣誉感”。不数日,果能迂回成功,痛歼顽敌,创造了奇迹,写下了辉煌战果。这可以说是 “人定胜天”,但最重要的,就是 “服从命令”。
无条件服从是革命军人应有的德性,也是革命军人的天职,一个人能无条件服从,则必能无条件牺牲,能无条件牺牲,当然更必能无条件的服从。廖将军的部队在抗战期间,剿匪初期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无敌,名震遐迩,不是没有原因。简而言之,就是他无条件服从,是军人服从命令的楷模,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录入校对:__不要着急
来源:廖耀湘将军逝世十周年纪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