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先贤,悼廖公
回到目录页张绍曾
廖公,耀湘先生,湘之邵阳人也。公系邵之旧族,以耕读传世,幼以家道中落,曾以苦读名,节俭有自;后以军功虽跃居兵团司令而起居一如常人。
武穆、文忠之为后人所矜式,未尝不以母教然也;而公所立卓尔,基于庭训,孰曰不宜。孝母孙弟并有述焉。世之衮衮者众,而操持也严,处世也危,则无与媲美焉。公之道君子之道也,虽暗然而日章。其动也而为袍泽道,其行也而为袍泽法,其言也而为袍泽则。僚众不以余言之为过也;因其得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
公以战术名世,其“小部队战术”,名之曰“小”,可以语大无可载,语小无可破名之。世之武学充栋,而能得运用之妙臻于化境者,非公之术莫属;略识之无者用之,即能斩将搴旗;岂不与香山诗老妪可解辉映。其制作已侔前贤,并开后世通俗战术之先河,宜乎将流芳百世矣。
贤者多妒,自古已然,公在自专和自用者掣肘下,欲一麾而底定东北,虽心劳日绌,只是贤者之尽瘁耳。识者虽不无为公惜,而亦昧于势之不明也。人贵自知,尤贵知人,不知己悉否才识胜职!不知人悉否任事专功!公之建言得举,亦必能使边陲无恙,遑论东北之陷,河北之捐,此一历史亦必为新页;武穆不死于马革,而死于秦桧,势也!
余后学,并为末属,资与格不足以为文悼念先生,忝为不文、不武、不事功之旧僚,本愧先生之属;突闻公之逝,而内痛无已焉!为文抒感,实不足列悼念者流,亦只哀思而已也。余与先生,生前虽疏,而心仪颇深,因敬先生之明达,任事不以亲疏;慕先生之平易,燕居申申耳。贤者不以成败论,壮缪败于荆襄;武穆死于冤狱;文信虏于北庭;张雎阳、史可法,谁是成功者?然无不为万世崇拜之偶像,其风仪岂能以事功论哉?绍曾人轻语重,只聊表衷心悼念与景仰而已!并以七律悼之曰:
盖世英名其岂等闲(1),湖湘子弟满关山(2)。
将军跃马千峦外(3),首虏俘禽一水间(4)。
奏凯还都军耀武,出关戡乱志平蛮。
算无遗策安危局(5),大计谁教一笔删(6)。
说明:
(1)将军于缅北歼灭日第十八师团,举世震惊,获得中、英、美三国最高勋章。
(2)指昆仑关和野人山。
(3)指缅北歼灭日本第十八师团事。
(4)日本第十八师团长田中新一于索卡道一役泅水脱逃。
(5)辽西会战, 将军坚决主张不从辽西走廊进军,主张由营口海运从葫芦岛登陆,并于民国三十七年春提出沈阳守备计划。
(6)上述二案均未蒙采纳,以致有辽西之败。
录入校对:寒庭暮晚
来源:廖耀湘将军逝世十周年纪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