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廖耀湘相关的文字资料合集

Memorial for General Liao Yaoxiang

    追随廖耀湘将军远征印缅抗日

    回到目录页

    师临先

    1940年初,我第五军于广西昆仑歼灭日冠中村正雄一个旅团取得胜利后,全军驻扎在湘桂铁路沿线整训。军部驻全县,军干训班在附近的香山寺。时全军掀起练兵高潮,军长兼干训班主任。杜聿明将军为加强该班的教育训练,特调新二十二师少将副师长廖耀湘将军任干训班教育长。廖黄埔六期毕业后赴法留学,他糅合中法两国军事之长,编了一本《小部队战术》,重视班组训练,注重实效,不尚空谈,深得杜聿明军长的赞赏,曾数次集合全军营长以上军官,借开会之便去干训班参观学习,以资推广。后来在印度列多于反攻缅北之前夕,又手著《丛林战法》《村落战法》等,收效很大。

    是年初,廖接替邱清泉为新二十二师师长。接任伊始,励精图治,特从军干训班把我和其他二人调去分别任三个团的上尉副营长兼军事教导连连长之职。我被分到第六十四团,团长刘建章对我很是器重,为成立军士队给我很多方便。在白牙市军士队举行开学典礼那天,廖师长特从东安师部赶来祝贺、训话。八月,我师长途行军到费州沪山县,杜聿明军长从新加坡、缅甸等地视察归来,到我师检阅。廖师长指定我担任排实弹攻击战的指导,根据《小部队战术》要求,杜很满意,总结会上颁我军委会奖章一枚。

    1942年初,我第五军集结昆明以西地区待命出国作战,第六军、第六十六军陆续向昆明集结。3月初我新二十二师车运芒市,我升任第六十四团少校团长(兼团参谋长)。

    当时的形势是:日寇攻占仰光后,第五十五师团沿仰曼铁路,第三十三师团沿伊洛瓦底江向北进犯。我先头第二〇〇师于3月15日在缅南同古与敌接触。我军入缅兵分三路:第五军沿仰曼铁路担任主攻;第六军及第六十六军之新三十八师,分别从腊戍、仁安羌南下,以掩护主力侧背。我师因沿途等车待运迟误时间,到达同古以北之南阳车站附近已是3月28日夜。时第二〇〇师已退入同古城苦战旬日。我师于次日拂晓向南阳车站发起进攻并占领之,下午敌反攻未逞。次日我师直捣同古敌军之侧背,激战竟日,第二〇〇师乘隙突围。

    我师于同古解围后,奉命掩护军主力在平蛮纳地区集结,准备与敌决战。此时敌第十八、第五十六两师团先后在仰光登陆,源源北上。第五十五师团及第十八师团一部,附山野炮一营、飞机数架、坦克十余辆向北进攻。廖师长以三个团逐次抵抗,互相掩护,利用沿途村镇层层设防,白天打仗,夜间转移,以一个营或一个团每次与敌周旋一、二天。军两个补充团在铁路以西勃固山脉埋伏,不时袭击敌之侧背。从斯瓦至平蛮纳60公里狭长地带与敌周旋半月之久,完成迟滞敌人之任务,被中国远征军副长官兼军长杜聿明将军誉为“我远征罕见的战例”。

    当我军在平蛮纳占领阵地准备与敌决战之际,右翼友军新三十八师在仁安羌油田附近,以迅雷之势击溃敌第三十三师团一个旅,解救被围英军七十余人,因后援未至而向曼德勒撤去。此时敌第五十六师团及第十八师团主力从同古转向毛奇,向北进攻,第六军节节败退,罗衣考失守,棠吉告急,腊戍受到威胁。从仰光撤退的英军沿途毫不抵抗,在曼德勒集结后,渡伊洛瓦底江向印度撤去。我第五军为避免三面受敌,分别派第二OO师驰援棠吉,新二十二师抢占曼德勒,掩护军直属及第九十六师通过腊戍回国。此时局势十分混乱,第二〇〇师收复棠吉后,强行通过腊戍,敌在途中追击围堵,该师冲破重围进入国境,师长戴安澜将军在帮茅不幸殉国!

    我师在曼德勒完成掩护任务后,因腊戍失守,乃通过曼德勒到达新固准备渡江。时1942年4月30日,次日日寇侵占曼市,缅南战役终告失败。

    全师到达新固后日已入暮,因连日遭到日机轰炸,渡口只有几条木船,要在天亮以前渡完势不可能。廖将军正急得团团转时,侦察兵报告下游有一艘轮船隐蔽,时刘团长和我都在他身旁,遂命我率兵二排前往交涉。我登上该轮船,原系一艘英国商船,被新三十八师征用,装有军物质,并有一具该师阵亡营长的棺木。我向船长交涉,他佯为应允,但经渡口并不靠岸。时已入夜,江面又宽,我急中生智用手枪威迫船长,命工兵朝天开枪。此时岸上亦发现情况不妙,用重机枪封锁江面,船长被迫靠岸,我师得以从容渡江,后师长通报全师对我嘉奖。渡江之后,我师沿江北上途中与在腊戍受阻的杜军长及部分直属部队汇合,直奔国境。由于孟拱、密支那等地被敌抢先占领,我军被迫进入“野人山”。

    野人山即喀钦山脉,逶迤于中印缅边境,崇山峻岭,森林蔽日。藤曼丛生,无路可循。蚂蝗蚊虫狠毒可怖,得了疟疾浑身无力,昏昏思睡。进山不久又逢雨季,忽而泼瓢大雨,山洪暴发,举步维艰!部队进山之前便在附近村庄收集粮食和必需用品,重武器及车辆统统毁弃。每连都在村民处收集缅刀,用来劈树搭棚。我师第六十五团为前卫,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接着便是杜将军及其军直属师主力。我第六十四团为后卫,加上入缅各部流散官兵,约万余人一字长蛇阵。在山中艰(难)跋涉!

    由于气候恶劣,地形险阻,粮食匮乏,长时间泥泞行军,官兵情绪非常低落!那些流散官兵失去组织,一旦得病便想躺下,加上军直属“老爷兵”一旦失去“机械化”就不断掉队,因而沿途死尸比比皆是!至于各步兵团,由于廖师长和团营长等严厉督促、关心爱护,官兵互相扶助,很少掉队。前途经曼德勒车站时,英军遗弃几列车军需品,廖师长严禁官兵上车取物,只准团卫生队检取有用药品如奎宁丸等,在山上派上了大用场。

    在山上艰难行军一个多月,行抵大洛始与美军飞机取得联络,开始空投食物、药品等,部队得以绝处逢生!以后经由新背洋抵达印度列多,稍事休息后,乘火车赴比哈尔省的兰姆伽营地。美军官兵对我师肩扛机关枪、迫击炮,虽衣服褴褛、面黄肌瘦,却气势昂扬地进入营地,十分惊奇,竖起拇指,连声OK!

    新三十八师随中国远征军总司令罗卓英及史迪威将军从缅西北取捷径进入印度英代尔,到兰姆伽营地已是两个月之后。杜聿明将军被召回国。蒋介石任命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军中将史迪威兼驻印军总指挥,罗卓英返国,特派郑洞国将军为副总指兼新一军军长,下辖新二十二、新三十八两个师、仍由廖、孙(立人)任师长。总部直辖重炮、坦克、辎重、工兵、通讯等团。从昆明空运新兵补充各师、团,从加尔各达运来美式武器装备部队。从1943年起,紧张的训练工作全面铺开,除总部训练机构外,两师都成立军官教育队。我师廖兼队长,另一个为副队长,我为队副主管教练,分期将全师连排长施以轮训,统一和加强部队的训练工作。经过近一年的整训,官兵素质空前提高。在此期间,我团团长刘建章调升师参谋长,遗缺由熊杰充任,从国内调来新三十师到兰姆伽营地整训。

    1943年底,通往缅北新背洋的山地公路初告完成。新三十八师早在数月前往列多向新背洋推进。以掩护美军机械化工兵团修路。我新二十二师于10月底开抵列多营地操练山地战。廖师长派我们三个团附由作战参谋长率领赴前方观摩。时新三十八师已驱逐新背洋之敌,向前推进。我等在前线视察数日,返回后方向师长提出书面报告用资借鉴。

    1944年1月初,我师乘汽车到达前线接替新三十八师。对胡康河谷之敌展开攻击。从新背洋至孟拱百余公里,崇山峻岭,森林覆盖,大奈河从中流过,道路狭窄,部队运动十分困难。敌第十八师团利用险要地段构筑阵地,层层设伏,步步为营,拼死抵抗,寸土必争,并在孟关、瓦拉本等地集结兵力准备反攻。但此时形势已变,敌不仅被我地面火力所制压,制空权亦已操之于我。空中战略机队飞往敌后袭炸,战斗机三五成群协同地面攻击。我师与当面之敌曾在缅南作过殊死斗争,“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必欲报一箭之仇!

    日军在“武士道”精神麻醉下,虽剩一兵一卒宁死不降,所遗尸体成堆,毁弃的“武运长久”布标及护身符,随地可见。我第一线部队在后方远射程炮火掩护下,经过火力搜索模清敌情后,先集中各种炮火对敌纵深阵地进行攻击。一次不成,再进行第二、三次攻击方能攻下。每攻一个阵地,吉普车、骡马、人力搬运弹药,源源输送到阵地上,尽量使用。敌最怕我重迫击炮弹,使用延期信管,入地数尺后爆炸,敌火力点及死角掩蔽部等无一幸免。对纵深敌人阵地,我军集中兵力采取正面渗透和翼侧抄袭等战法。敌人多在夜间增援反扑,密林之中双方阵地犬牙交错,短兵相接。战况至为惨烈!

    孟关之战,我师主力担任正面,廖师长派第六十五团并由师参谋长刘建章督阵迂回大洛,对该地之敌激战数日完全歼灭。然后攀山越岭,劈道前进,出敌不意直插孟关之背两面夹击,经半月之久方结束战斗。敌第十八师团损失惨重,其师团长关防大印也被缴获!

    我师经三个月连续作战,在新三十八师配合下,先后攻克于邦、孟关、瓦拉本、丁高沙坎,间布山等敌大小阵地十余座,进入孟拱河谷,为攻略孟拱、密支那及缅北平原之敌创造了有利条件。

    4月间,我师与新三十八师并肩前进。当面敌第十八师团在第五十六、第二师团各一部的支援下兵力有些加强,在孟拱河谷险要地段构筑阵地,妄图逐次抵抗以挽救其覆灭之命运。我军在飞机、坦克掩护下,以强大的炮火雷霆万钧之势,逐次攻略瓦拉渣,拉其卡等地,占领孟拱河谷之大部。新三十八师辟道前进、迂回截断加迈至孟拱间道路并击破从孟拱增援敌军;我军包围加迈激战两日全歼守敌,敌遗尸遍野。敌第十八师团长田中新一率数百人及早突围,该师团及第二、第五十三等师团各一部悉被歼灭!据守孟拱城残敌见势不妙弃城而去,我军不费吹灰之力而占领之。

    至此,新三十师及从国内新调来的第十四、第五十两个师先后投入战场。史迪威亲率新三十师及第十四师之一部,经月余激战完全占领了密支那。

    时已临雨季,我驻印军在孟拱、密支那等地休整扩编为两个军:新一军军长孙立人,下辖新三十、新三十八两师。新六军军长廖耀湘,下辖新二十二、第十四、第五十师共三个师,从9月中旬起展开大兵团之战斗行动,从密支那、孟拱兵分数路扫荡缅北平原敌之各据点。因国内战局需要,于11月间奉命空运回国,后转飞湖南芷江。新一军从卡萨兵分两路:一部攻战南坎与从怒江反攻的“中国远征军”在芒友会师,主力进占腊戍,残敌向曼德勒败走。1945年1月,中印公路(又称史迪威公路)全线筑通,缅北之战胜利结束。歼敌包括其王牌军第十八师团等计五万余众,生俘数百,缴获大批军用物质。我伤亡官兵二千余人。

    在进攻孟拱河谷时,我团第二营营长负伤住院,由我代理。当我师在孟拱修整扩编中,该营长伤愈归队。时值我师成立补充兵团,遂派我为该团第一营营长,飞回国内赴四川接收和训练新兵,1945年初,成都军校高等教育班招收学员,我师和新三十八师各派一人,廖师长来电要我就近报到,并嘱毕业后迅即返军。

    廖将军学识渊博,善于治军,宅心忠厚,廉洁自守,缅北之战,饮誉中外。实为当时之名将也。我追随将军八年,蒙将军从上尉队长能提升上校团长,终生铭感不已!

    录自《廖耀湘专辑——新邵文史第十辑》,作者系国民军第五军新二十二师六十四团参谋长

     录入校对:寒庭暮晚

    来源:《抗日名将廖耀湘:新邵文史第20辑》